你知道吗?北宋名相晏殊的幼子晏几道,7岁就展现出了惊人的诗才,甚至让苏轼都自愧不如,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
图片
话说晏几道7岁那年,看到父亲晏殊与苏轼正在下棋,他便在一旁研墨赋诗:“天棋星斗布,地局龙蛇争。父子无文约,何妨一局清。”这首诗的前两句,以星斗喻棋子、龙蛇喻棋势,不仅生动描绘了棋局的紧张激烈,还暗合了晏殊“太平宰相”的身份。后两句则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双关,表面说父子不必立字据,实则“无文约”谐音“无银约”,“一局清”暗示需银钱结清棋局。这种既高雅又机智的表达方式,让苏轼都为之叹服,当即解下玉佩相赠,并称赞道:“此子诗眼通玄。”
图片
从诗艺解构的角度来看,这首诗不仅意象双关,将星斗、龙蛇等自然元素与棋盘、官场巧妙结合,还通过谐音藏机,构成了精妙的听觉双关。同时,它还蕴含着深刻的伦理智慧,以父子亲情淡化功利色彩,用“何妨”二字体现了孩童的天真无邪,也消解了讨钱的尴尬。
图片
而这首诗的文化深意更值得我们深思。它体现了传统文人“谈钱不俗”的交际智慧,以“局”代“账”,用“文”替“银”,既保全文人雅士的体面,又达成了实际目的。这种表达方式与《礼记》中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的训诫相呼应,展现了“以雅言俗事”的语言艺术。
晏几道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
图片
其过人的诗才和机智,更让我们领略到了传统文人的交际智慧和语言艺术。那么,你对这首诗有什么看法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